ForeverMissed
Large image

We are grateful for your thoughts and kind of memories of our father and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celebrate his life on January 9th, 2018 in any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in Davis, California:

10am - 12pm: Viewing at Smith Funeral Home, 116 D Street

1pm - 2:30 pm: Memorial Service at Davis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536 Anderson Road

3:00 - 3:30 pm: Burial at Davis Cemetery, 820 Pole Line Road

4:30 pm: Dinner, Davis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536 Anderson Road

In lieu of flowers, please feel free to donate to either Davis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http://d-ccc.org/, or China Soul for Christ Foundation, www.chinasoul.org.

September 5, 2023
September 5, 2023
在西农三年没有为您过过一次生日,因为农历的生日总是在不同的日期,每次想起都已经错过了。
您已经离开我们五年多了,我时不时还在赞叹您处事的智慧和跟师母的温情。
大家都过得挺好,希望您也能开心。
September 4, 2023
September 4, 2023
耿老师,怀念您!与您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7年10月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在那次聚会,见到了耿师母。2019年8月我去UCD做博后,生活万难之时,非常奇妙的是,我去BOA办工资卡,看到左手边不远距离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太太也在办理业务,感觉很熟悉的背影,带着一份期待,我走过去轻声问您是不是耿师母,由此相认。之后,来到教会见到兄弟姊妹,得到大家诸多关照和帮助,生活慢慢稳定下来。之后pandemic持续三年,慢慢感觉压力很大,最后没能够耐得住,在弟兄姊妹的帮助下顺利回国。这一段路程,明白了自己信心薄弱,也感受到神的大能与恩典。感谢主!磨炼能够增长身量,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September 4, 2023
September 4, 2023
耿老师,大家都挺好的,石博的研究跟水热碳化有一些结合,听起来蛮有意思的,最近跟杨总见了几次面,杨帆他们一家也去了美国,杨总也在做海藻的研究,我们还在一起聊防治沙尘暴,大家都对研究充满着激情和兴趣,会继续努力的!
September 30, 2021
September 30, 2021
一年中有很多怀念的日子,今天也是!耿老师,这些年我们总觉得您一直在身边,指引着我们,迷茫的时候,失落的时候,总有一股力量鼓舞着我们。您放心,我们一切都好,会继续努力求索!
Miss you forever!
September 3, 2021
September 3, 2021
尊敬的老师,

   永远怀念您!多么希望您还能如之前一样与我们一起谈笑风生,或谈人生,或谈事业,或谈哲理,或谈生活。。。您总是如家人一般地带着奉献的情怀去帮我们解决问题,让我心怀感恩,永远难忘!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始终无法相信您归去天家的事实,也更多地是不愿意相信,无奈很多事情无法全如我所愿。

   前年去到Davis,感恩神与您的引领,让我们见到了师母,我们聚了几次。欣喜的是:师母状态不错。惟愿师母身体康健,一切都好,愿还有机会能给师母多包几回饺子!同时祝愿您在天国一切都好,您对我如春风化雨般的教诲我会时刻铭记!
 
   学生小波

   敬上
 

March 9, 2021
March 9, 2021
尊敬的耿老师,

 我即将瓦格宁根大学食品技术专业,生物精炼和食品发酵方向硕士毕业。我做了一个我想您会为我自豪的决定。
 临近毕业,我选择加入 35斗 实习。这家公司取名自《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个短篇小说,讲述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这家公司有一群来自农业领域各个方向的年轻人,大家合力完成“世间不被饥馑所累”的愿景。这家公司位于重庆,是秦岭一脉。我会再回秦岭,用我所学,在实践中总结有利民生,有利世界的中国知识。
 
 此致,永远铭记您的智慧,永远铭记您对世间的爱,敬礼。

您的学生
昕语
January 5, 2021
January 5, 2021
Dearest Shu Geng:
To your family, our deepest honor of your beloved husband, father, uncle, and friend. We hope everyone is well in this time of pandemics.

We always think of you with great fondness and wish we could still hold our wonderful conversations with you about the world. Your wisdom, humor , and creativity never fails to inspire us all!

Elisabeth Montgomery and Eugene Tsui
January 2, 2021
January 2, 2021
尊敬的耿旭教授, 2005 我来到Davis, 我们因DCCC 而结识。我们因对中国音乐的热爱而成为好友。作为学者团契的良师益友。你为大陆学生,学者传播福音而锲而不舍。你为中国农业统计学的开拓和发展竭尽毕生余力。你的离去为什么是那么匆忙?三年过去了,你的音容笑貌还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我仿佛觉得你还在我们身边为主工作。在Davis,在中国,在遥远的天国...
亲爱的耿师母,请你多保重。敬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喜乐平安。
January 2, 2021
January 2, 2021
耿老师,时常想起您带我挑战新事物,感激不尽,未竟的事业我们继续努力。您留下的白酒不舍得喝,前两天跟两个您熟悉的朋友吃饭拿出来,当作对您的纪念。每到这几天,想给师母问候节日,又觉得我们这几个人都是通过您认识的,一提起会影响她的心情,心里很矛盾。
January 1, 2021
January 1, 2021
您离开三年了,我还是不敢删掉您的短信,微信,还期待着有一天突然有一个熟悉的声音给我安排工作…
每次走到您原来的办公室,我还会默默的和那里的桌子椅子说说话,也还期待着屏幕后面冒出一个熟悉的面孔,可是那里总是空着。
前几周翻到我们2017年底做的工作总结,在心里惊叹那三年您的睿智和高效。
工作生活中遇见困难,尤其是具有挑战性的困难,我总是会想要是耿老师遇见这个会怎么做,于是让自己沉下心来,冷静应对。
您已经离开我们,但您已然成为我心中的那束光,指引着我面对未来。
January 1, 2021
January 1, 2021
耿老师好,三年了,您走的三年,时间过得很快,仿佛您一直未曾离开,这三年,又过得好慢,发生了很多灾难,气候的,自然的,人文的,如果您在的话,应该又能帮到很多人。国内的网络基本上已经很难连接gmail了,只能翻墙出来看看您,这两天把您留下的文档整理了一下,想写点什么,但是又怕写不好。多想再跟您学学,再听您讲讲统计方法,讲讲气候变迁,讲讲农业,讲讲秦巴…还记得您有次说我还是没有掌握好统计的方法,是啊,现在的工作需要很多统计,多想跟您请教下!多想能有您的思维,能更好的传承您的观点!只有靠自己摸索继续努力了,现在开始回看很多基础的东西,希望可以把greet model ,life cycle都应用在金融领域 想像您一样,做先锋,做创新!2021了,我会加油的,就像我曾经跟您说的,I won't let you down! 
January 1, 2021
January 1, 2021
今天早上收到電子郵件,想起耿教授回天家已經有三年了。 我們學者團契的弟兄姊妹們經常談起他,已及黃教授(Aunty Ming)和高長老。原來明華姊妹有計畫今天我們幾個弟兄姊妹一起去墓地紀念他們,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就各自去。

我對他們從事的工作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對我的屬靈生命的長進,至今仍有影響,像雲彩般的見證人,是使我看到神的信實,憐憫,大能和恩典無所不在。他們也提醒我該如何數算自己的年日,好有從神來的智慧,順服祂的旨意 - 即傳福音的使命,被主所用,好像我們前輩一樣,榮神益人,好讓他們在天上為我們而更得安慰。

我為前輩們為主衷心的一生而感謝神!

國平
December 21, 2020
December 21, 2020
先生离开将近三年了,我来戴维斯也一年半了,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初来戴维斯时,一筹莫展,举目无亲,最为难的时候我在BOA遇见了师母,之后结识了团契内很多兄弟姊妹,生活一步步安稳下来。现在想来真是奇妙,一切都有指引。您是榜样,高山仰止,想念您!
周川敬上
December 17, 2020
December 17, 2020
手机振动,收到一份邮件,看着封面迟迟不愿点进来,就一直盯着邮箱封面,最终还是觉得来看看您,跟您说说话。
您离开快三年了,也不敢相信原来已经这么久了,偶尔路过食品学院也会到六楼去看看,您拍的人间风景和真情一直都在,您也一直在我心里,是我最好的导师,是让我努力前进的榜样,想您!
学生魏琳敬上
December 15, 2020
December 15, 2020
老师,您走了快三年了。最近常常想起您离开我们的前一个月的情形。2017年的感恩节您回来戴维斯,告诉我您那次回来可以多住些时间等过了春节再回去中国。我心想等过了节日您时间多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去吃饭聊天。谁曾想这机会就没有了呢!
今年是个非常不寻常的一年。全世界的疫情泛滥,加州山火不断,空气质量极差,旅行不安全也不通畅。人人居家生活。大部分有工作的人也在家工作除了那些叫做Essential Worker需要按时上下班。申宗坦先生今年5月份在杭州去世,终年95岁。张全德老师今年7月31日也回天家了因为癌症复发,终年81岁。这世上确实有苦难。但是在主里面有平安。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今年方方面面都显得安静些。在特殊的环境里,我今年有更多的时间读圣经祷告,装备自己。同时也多些时间服务团契。想到这么多年被您和Auntie Ming及其他弟兄姊妹们惯着,觉得挺惭愧的。所以今年因为国平要去教会做执事,我就自己报名做团契的联络人。帮助团契一些事务性的联络事情。您一定会高兴的吧。
您大概不知道我们团契的弟兄姊妹们有多想念您。几乎每次开会总会有人提起您和我们在一起的教导和指点。虽然我们团契的弟兄姊妹们年纪渐长,但是处处可以看到您和Auntie Ming在我们属灵生命成长中的影子。今年的感恩节,团契联系了好几位从团契里出去的弟兄姊妹们。您记挂的付连海牧师也来参加了。我们在网络上聚会,真是很亲切。上海的段梅莉建议下次再网上聚会。
我现在几乎不做什么研究了。但是还是参加写写文章,把过去留下来的一些整理出来去发表。我知道没用处,只是觉得丢掉也可惜,写出来还说不定会帮到谁。几乎是在过全退休生活。
您在天家过得好吗?知道这里的好多人想念您吗?我真的很想念您!也觉得您一直就在附近,没走远!学生:明华拜上。
September 3, 2020
September 3, 2020
堂姐夫,
我是媚瓊,和富祖在這裡問你安。也無比想念你,對你的遺憾是没有太多與你互動的機會,你就先我們回了天家。知道若是常與你親近,必是受益良多,不論是生活上或屬靈的事務,你都得主恩寵,擁有屬世和屬靈的智慧。但最大的安慰就是,在主裡的人都有榮耀的盼望,就是我們將來必在天家再見。
面對2020年的種種悲劇與挑戰,大家難免唏嘘感慨之餘,一再思索,若你仍在我們左右,必能可以你屬天的智慧,給予大家指引和前進的方向和力量。
真的很想念你,願我們再見的日子不遠了。
May 16, 2020
May 16, 2020
耿老师,谢谢您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愿您安息,永远怀念您。。。
January 4, 2020
January 4, 2020
    今天惊闻耿老师仙逝,记得第一次见您是在PolyU-ABCT-深圳,当时感觉您像一个30岁的小伙子充满活力;第二次见您是在细菌性和食品安全大会上,听了您的报告,被您渊博的学识和充沛的精力所感染。感谢您对全球食品安全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在食品生物危害防控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耿老师一路走好,永远想念您~


杨志强敬上
January 3, 2020
January 3, 2020
您一直在,从未离开。
学生:魏琳
January 2, 2020
January 2, 2020
沉痛哀悼敬爱的耿教授:一直怀念您的教诲,愿您在天堂安息。
傅隆生、李瑞
January 1, 2020
January 1, 2020
耿教授, 您回天家兩年了. 兩年过去了, 仍然想起您,怀念您. 邱金亚敬上
October 16, 2019
October 16, 2019
时间好快,有时候想起您, 仿佛您从未离去。 师母保重身体!
September 4, 2019
September 4, 2019
时间好快,经过食品楼的时候脚步依旧很沉重,桌子,椅子,书,一切都没有变,仿佛您还在这里,从未离开过。今天,我是一名研究生了,记得当时您问我,以后要读研嘛,我说,嗯,我努力争取考上研,您说这个计划不错,好好努力,我可以写推荐书,这些鼓励的话还在耳边,我会继续坚持,谨记教诲。学生魏琳。
January 2, 2019
January 2, 2019
耿老师,真不敢相信您就这样不辞而别地离开了我们,一年了,我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您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会遵循您的教诲,渐渐愈合悲痛的伤口,勇敢乐观面对生活!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快乐永远!-kelly
January 2, 2019
January 2, 2019
一年以来,时常想起耿先生,音容笑貌宛若眼前,庆幸自己在年轻时得以见识耿先生这样的长者。山高水长,永远怀念先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周川
January 2, 2019
January 2, 2019
耿老师,好快,您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有迷茫和沮丧,但也有坚持。请原谅我有时出现的懈怠和放弃的想法,我会努力做好的。想念您~
January 1, 2019
January 1, 2019
耿老师,时间过得好快,晃眼间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时常想念您,依然觉得您还在身边指导我们。这一年,有过很多困惑,失意时都会想起您,想想如果是您会怎么做。越想便觉得遗憾,自己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学好,知识也不扎实,不能向您那样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好,把每个人都照顾好。2018的遗憾只能留到新的一年继续做好,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 We are going to collaborate with sjxy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 believe it will be a right direction for us, hope you’ll be glad to hear this. Miss you so much!
January 1, 2019
January 1, 2019
今天耿教授回天家一年了. 一年过去了, 我仍然时常想起您,怀念您, 永远怀念您. 邱金亚敬上
September 6, 2018
September 6, 2018
耿教授,平安~
 愿您安息~感谢神76年前来您到这世上,为许多人带来祝福,许多年轻人被鼓励,也认识真理。也感谢神让您平平安安的回,息了地上的劳苦,享受宝座前的敬拜。
 愿您安息~
September 4, 2018
September 4, 2018
深切怀念耿第兄!
林林,晓华
September 4, 2018
September 4, 2018
仍然时常想起您,遇到问题也会想如果您在您会教我怎么做,永远怀念您...
学生 石萍
September 4, 2018
September 4, 2018
怀念您!吕欣 杨凌
September 3, 2018
September 3, 2018
那时候的食品楼还没有修建好,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也是初有雏形,无知的我就每天跟着您学习,是您的大思想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刚开始还有点害怕您的威严,越接触越觉得您关心着我们每一位学生,会关心我们吃的怎样,学的怎样,未来发展怎样,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倍感怀念。每次走进食品楼都感觉那么沉重,以前每次过去您都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周六周日也会一直在,走廊会议室里您的摄影作品都还在,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又已不是原来的样子,想念您!!
学生魏琳敬上
August 30, 2018
August 30, 2018
太晚也太痛心的得知耿教授辭世的消息, 1988年因獲韓福瑞獎學金到Davis研究學習,耿老師夫人也是台大園藝系學姊,他安排與Davis師生見面,透過專題討論讓我有機會介紹台灣農業,老師也介紹美國北部中部等地農業前輩,讓我得以前往拜訪,了解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難得的是返國後答應安排台灣農業基金會同仁至加州學習最先進的農藥安全及檢驗制度,讓食用安全更獲得保障,在美國有空邀我至其府上共餐,到台灣演講時也約我一敘,正想著許久不見,卻再也無緣相見請益了,有位學弟說他讀不通統計,上了耿老師的課一通百通.耿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林錦宏敬上
July 7, 2018
July 7, 2018
在UCD访学期间,第一次接触到耿旭教授就被您的学术能力和个人魅力深深吸引,您对秦巴地区的热爱让我惊叹,您对青年学子的期盼让我动容。午饭过后与您散步走回办公室,一路上多次叮嘱我要要有使命感,要有责任担当,我会永远记得!耿教授,愿您一路走好,会永远想您。---您的学生Li Feng (Wuhan.2018)
June 22, 2018
June 22, 2018
2015年8月20-22日,农城杨凌举办第16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当时的耿先生受孙其信校长之邀,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受聘任该中心的主任。我负责陪同一位与会者黎老师参观校园,黎老师是耿先生在戴维斯指导过的学生,那天黎老师说,耿先生也在西农,因此会宴请他晚餐。我还暗自想到,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黎老师全程都说他先生,却不说老师。晚上黎老师带上我和他的学生一起参加了戴维斯校友的晚餐。席间,我被耿先生的气质、精神所折服,也因此常常感动,这一切算是耿先生对一个学生的提点,短短的一次酒席让我见到了什么是崇高、谦逊、有理想、永不止息,并且可以称得上“先生”的人。此后,我的导师也有同耿先生会面过,回来后在Seminar上对耿先生的为人大加赞扬,说耿先生对待身边每一件小事都非常用心、尽心,夸赞耿先生的办公室干净整洁,墙上相框里的内容是什么也都指导、过问过。那段时间我的导师也变化很大,可以看出他也很受耿先生的鼓舞。那年耿先生已经七十多了,黎老师问我,你看他像多大年纪,我说,像十七。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力量无穷的人,我也相信任何一个见过耿先生的人都会像我一样被他所打动。时间到了2018年,在搜索一篇论文时看到耿先生的名字,搜索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想到看到的是耿先生的讣告,一时心痛,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写下这些文字作为纪念。
曾经我看过一句话,大概是说,一个人有两次死亡,一次是身体上的死亡,一次是这世界上没有人记得他。耿先生的音容笑貌常驻我心,这一生我都会受他的鼓舞,去作一个崇高的人。
March 25, 2018
March 25, 2018
耿旭先生一生中有很多称谓,耿老师,耿教授,耿院长,还有我小的时候望着他一头银发笑称的耿爷爷,但在我身边,被所有人尊称“先生”的,只有他一人。这个称谓,不仅代表着高超的学术地位与专业成就,更是对崇高品格的肯定。
从小到大,我受到耿先生及他的家人无数的无私恩惠。耿先生时刻关怀着我的成长,有时我没有珍惜他的帮助,甚感遗憾。希望我这个孩子不要让在天国的他失望。
距离见耿先生最后一面已经三个月了。在Davis安详躺在那里的他,和20年前一样的微笑着。他的容貌到现在还时时刻刻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今,请让我像我的父母和老师一样,尊称您一声:耿先生,谢谢您!
愿上帝祝福耿先生和他的家人。

意达

Mr. Geng has many titles through his life, “teacher Geng”, “Professor Geng”, “Dean Geng”, “grandpa Geng” that I called him when I was a kid and saw his silver hair. But among all people that I familiar with, he is the only one that has been honored “the Mister” title. In China, this title not only represents superb academic status and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but also affirms a lofty noble character.
I have received countless unconditional favors from Mr. Geng and his family ever since my childhood. He always cares about my growth, but sometimes I did not seriously appreciate his help. I feel regretful and should treasure the time with him more. I hope I’m not disappointing him who is watching from heaven.
It has been three months since I saw his face the last time. He lies peacefully in Davis, smiling just the same as 20 years ago. His appearance still keeps showing in my mind. Now, let me be like my parents and my teachers, call you respectfully by saying: Mister Geng, thank you!
May God bless Mr. Geng and his family.

Yida
March 2, 2018
March 2, 2018
春节问候先生的信息一直没有回复,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以为先生久未回美国家,有很多事务要打理,就没多想。随后两次发问候信息也无人回复,今天忍不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惊悉先生已驾鹤西去,在天国永生!从2004年第一次随春晖服务团去新疆结缘至今已是十余载,先生对我犹如师长。2016年我从美国回国休假,还小聚一次。去年还相约要一起做秦巴山区的调研,没想到现在已经阴阳两隔......心香泪酒遥寄先生在天之灵,天国又多了一位使者
January 14, 2018
January 14, 2018
Dear Brother Prof Geng,Today is the 2nd Seven Day you left us. I miss you very much. I felt you are living among us when I watched a record of an interview designated to you by UCD for Outstanding Retired Professor in 2012. I looked like a student in your Statistics class when I listened to your 55-min interview. It satisfied my heart and soul. The link is in this Memorial website as:
https://video.ucdavis.edu/media/Shu++Geng/1_6wvw9le7/25823442
January 12, 2018
January 12, 2018
今天从学校主页上看到“缅怀耿旭教授追思会”的新闻,才得知敬爱的耿老师过世的噩耗,十分悲痛。您在西农的短暂讲学让我们有幸聆听了您的教诲和深切关照,您亲自帮我修改申请信的情景恍如昨日。原计划访美期间一定去加州拜访您的,但世事无常,愿您在天国安息!
学生:傅隆生、李瑞 敬上
January 11, 2018
January 11, 2018
The message is from Vice President Xianlong Zhang at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ina.

刚刚从张启发院士那里惊悉耿旭先生仙逝,我们无比悲痛。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副校长,深感耿先生的逝世是我校的重大损失。耿先生一直致力于中美合作,为中美作物科学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耿先生与我的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前校长孙济中教授是亲密朋友,孙济中教授担任校长期间,正是耿旭先生的事业巅峰期,耿先生用他的卓越智慧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耿先生经常穿梭于华中农大和UCD之间,尤其是在促进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后来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中农业大学永记耿旭先生!  耿旭先生精神永存!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January 10, 2018
January 10, 2018
This message is from Professor Qifa Zhang

深切的怀念
张启发
(2018年1月7日)

   2018年1月2日北京时间下午15:35我收到彭少兵教授短信,告知耿旭先生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虽经与多位朋友电话和email确认,但我仍然希望这个消息不是真的。几天来,本人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十年耿先生来对我帮助和教诲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982年我到Davis做访问学者,与荆家海、林德光、王祖旺等先生一起四人合住320 K street公寓。耿先生经常来看望我们,给我们介绍学校、导师、Davis、以及美国社会的情况,对我们尽快地熟悉环境,进入学习生活帮助很大。他多次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汪师母及他们的一双儿女都给我们以热情的接待,使我们倍感温暖。他多次在我们居住的公寓与大家聚餐,给我们以家人和兄长般的情谊。他还多次于重要节日带我们到华人教堂,让我们结识了很多的朋友。
   耿先生是我重要的人生导师之一。我在遗传学系学习,师从Robert Allard教授。耿先生是农学和牧草系教授。Allard教授是长辈,大权威。但作为后辈的我感觉得到,他们两位彼此非常尊重。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系,在学业和科学生涯的关键时刻,耿先生给我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指导。1983年,我从访问学者转为博士研究生,他给我出谋划策,并向学校写信推荐。我修过他讲授的“生物统计”课。这是一门公认的不好教的课程,在很多学校都教得很枯燥,不受学生欢迎。而耿先生却将课讲得别开生面,引人入胜,从课堂上我学到了如何将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融会贯通而不是死板教条的道理。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是我们Davis讲得最好的课程之一。令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耿先生是我博士资格考试委员会的委员,也是我博士论文的指导委员会(guiding committee)的老师。资格考试后,我还有幸被耿先生邀请以RA的身份参加他的课题做了半年研究,在该研究中提出了以回归变参来分析作物品种稳定性的方法,成果以本人为第一作者、耿先生为通讯作者于1986年发表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上,这是我科学生涯的开篇之作。此后,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加州棉花18年品种实验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又合作在Crop Science发文一篇。这段经历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如何做出恰当的分析,统计学知识何以在遗传分析中正确应用,这些认识使我受益终生。Davis几年的学习,我自认收获丰厚,其中耿先生的教诲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当时的Davis,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学者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耿先生对大家普遍地非常关心和呵护,任何人有困难,他都毫不吝惜地施以援手。他经常请学生学者到家中小聚,了解大家的情况。每当有来自国内的代表团和访问人员,无论是农业部长、司长、大学校长,还是普通教授,他都热情接待,提供方便。尤其令我难忘的是,那年来自浙江农大的访问学者李乃燕老师因车祸被撞身亡,从事故调查、法院官司,到善后处理和丧事活动,耿先生事事操心劳力,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种尽心竭力的精神,令我们大家非常感动。
   1986年,我决定回国工作,耿先生给了我很多勉励。回国以来,与先生见面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他一直关注我的发展。当我在国内艰苦创业,小有成绩的时候,他不失时机地给我以提携,在他主办的会议上邀请我作报告,还向UCD大力举荐我杰出校友奖。2005年,我获Davis校友奖而因签证原因不能赴美,耿先生代我出席领奖活动。当我收到他寄来的获奖证书连同他参加活动的照片时,心中充满难以言状的感激之情。
   耿先生一直关注华中农业大学与UCD的合作,2005年耿先生组织了一支以Dr. Gurdev Khush为领队,包括Associate Vice Chancellor Allan Bennett和Vice Provost William Lacy在内共17位知名专家组成的阵容强大的Davis代表团到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双边学术交流研讨会。耿先生亲自在会上作了报告,为两校在生物技术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献计献策。这次会议对两个学校的发展都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近十年来,耿先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的高教和农业科研事业,经常性地联络UCD在中国的校友,及时予以鼓励和提携。他创办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按国际化的方法建设学院,用自己特有的人脉广泛网罗人才。本人有幸两次受先生之邀到深圳去参加能源与环境的研讨会,直接感受到学院的健康快速的发展,体会到先生为国家教育事业所贡献的精力和才智。
   我与耿先生最后一次相见是2015年8月,其时耿先生受孙其信校长之邀正在创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受聘任该中心的主任。8月20-22日,我在杨凌参加第16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参会专家中有我邀请的一位来自Davis的Jorge Dubcovsky教授。那天晚上其信校长召集Davis校友小聚,耿先生热情洋溢地展示了他制作的该研究中心的宣传册,介绍了他志在打造世界一流的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的设想和计划。老骥伏枥,雄心犹存,令我十分敬佩和钦慕,并期待不久的将来与先生再次相会。

   而今,耿先生永远地离开我们了,我为失去这样一位恩师良友深感悲痛。然而,他那精益学问、不断开拓、提携后学、热忱助人、甘心奉献的精神和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衷心感谢耿先生的几十年不间断的帮助和教诲,祝愿先生在天国快乐幸福!
January 10, 2018
January 10, 2018
亲爱的耿教授,您是我们全家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属灵的榜样和领路人。永远爱您!感谢上帝让我们在人间相遇,未来在天家永远相聚。圣灵说:“是的,他们要从自己的劳苦中得安息,因为工作的成果永随着他们”(启示录14:13)。
January 10, 2018
January 10, 2018
I am deeply moved reading these comments about Prof. Shu Geng, who lived a remarkable life. I send my condolences to Elvin, Joy and Carolyn. Shu may have been the hardest working, most rigorous and visionary person I have ever met. Growing up with his son Elvin, I remember being astounded that he would go back to his office to do research after dinner, nearly every night, sometimes on a red moped bought during the energy crisis of the late 1970s. By the time Elvin and I were in college, Shu had transcended disciplines, examining bold and difficult scientific questions, for which he was widely recognized. Years later, I chatted with him at Elvin's wedding, and he was visiting from China, where he was launching ambitious new initiatives. I would often tell friends overseas about the incredible arc of his life story, tales of his scrappy resilience growing up in Taiwan, his full life in California, and then the chapter in China. He was incredibly energetic, interested in big ideas, and, in my mind, unflappable. I am saddened by his loss. May he rest in peace.
January 9, 2018
January 9, 2018
惊闻耿教授离世,真是难以置信。虽然多年未见,但印象之中,耿教授一直是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永远年轻的样子。这样一位良师益友突然离去,实在让晚辈们万分不舍。

当年在Davis读书时,受到耿教授,耿师母的
很多关怀。记得为了建立Solano Park的学生查经班,耿教授连续半年多,每周五晚上来我们家带领聚会,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服事。后来我能走上全职服事的道路,也是深受耿教授的影响,他是我的第一个引路人。

耿教授一生硕果累累,为神所喜悦,为人所钦佩。他的学识才华,高风亮节,更是晚辈心中仰慕的榜样。今虽离去,却是归回天家,常陪在主的左右,享受永恒的福乐。愿耿师母和全家节哀顺变,在神的爱和应许中,在永生的盼望中得到安慰。将来在神的家中,我们还有永远的团聚。
January 9, 2018
January 9, 2018
怀念耿旭院长

                陈康候

    耿院长离大家而去,不敢相信这是现实。几个月前,耿院长以成立“新农村智库(筹)”为议题,召集讨论。基本思路是服务“一带一路”地区的农村,尤其是秦巴山区。响应者甚众,不乏各路精英。耿院长对中国历史理解深刻、对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对科学技术驾轻就熟。他提出了许多深思熟虑、十分接地气的想法。说实话,这样的学者并不多见,我一直从他那里受益良多。这是我们自2013年以来历经四年之后的又一次见面,我应耿院长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座谈,并担任顾问。耿院长谈笑风生,思维敏捷,风采依然,就像我刚认识他时那样。中午毫无倦意,歺后邀我去他办公室,继续深谈如何整合各方资源。直到下午两点多我才离去,这是我俩最后一次长谈。
     耿院长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我们初识于2010年上半年。当时我在南山区政府科技部门工作。第一次见面是我去环境能源学院对耿院长进行工作访问。耿院长的坦率真诚和热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耿院长说,要用三年时间,把环境能源学院打造成一流的学院,挑战很大,正筹办首届学术年会,希望政府能给予最大力度支持。院长的执着与担当深深感染着我,第一次见面,竞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全力支持,这也是我们合作史上不多见的。这正是耿院长的魅力所在。区科协给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力度的支持,不仅资金,还有配合。这次年会中,我本人也当了外国朋友的深圳导游。我们的真诚友谊从这次活动开始。这次活动成为了南山区学术活动中规格最高的之一,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山区委领导胡锦同志非常重视这次活动。几乎是从头到尾全程参加。后来,耿旭院长给南山区全体干部做环境问题专题讲座,极大开阔了干部们的视野,受到了热烈欢迎,大家和耿旭院长成为了好朋友。
    2011年,我们一如既往地和耿院长合作。交往和友谊也日益加深。我于2012年赴美作访问学者,2013年回国时,耿院长己经卸仼。耿院长仍邀请我给同学们作访美分享,他亲自主持。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如今,良师益友己逝,留下无尽遗憾。先生之精神,你我须共勉。生命诚可贵,诸位共珍重。永远怀念您!耿旭兄!在彼岸世界一切安好!
January 9, 2018
January 9, 2018
耿老师离开我们的这个事实,成为这几天醒来的第一个意识,也是晚睡前思想的最后一个念头。怀念到动情处,不争气的泪水就来了...…明明知道耿老师安息在主怀,却还忍不住伤感,真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相会须天家”!说句老实话,这种“朝思暮想”的状态只有年轻谈恋爱或单相思时才有过。以前总是认为男女恋爱的“爱”和基督的爱是两种类型,现在却认识到其实是一种爱:这种爱本源于上帝,上帝创世时一定是满腹柔肠都充满了爱,并将爱藏在我们这些被造物身上。

想起一件趣事:有一次,耿老师和几位朋友一起聊天,我也在场(当时只道是寻常)。大家说起面对死亡时是否会害怕,耿老师说:“象我这样就不怕了,只要想想死后反而去了天家,去了比地上好得多的乐园,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害怕或悲伤呢?”耿老师说完看了一圈,又以老顽童般的口吻调笑说:“不过要真到那一天,我看到地上有傻小子为我哭了,我会在天家对着他笑:哭什么哭!我先到天家了而已。”耿老师说完哈哈大笑,就像恶作剧得逞的孩子。当时能享受“傻小子”这顶辉煌的帽子的,大概只有我一个人。我当时想,许多年后,若耿老师离开我们去天家了,我真的会哭吗?不一定吧?谁知洞察人性软弱的耿老师早就知道我越不过泪关(知君何事泪纵横),果然被先生言中:傻小子在地上哭,老顽童在天上笑;由于再也无法在地上和您分享心中的感动,泪水仿佛根本不由傻小子控制,而由当年老顽童的一句话控制。耿老师啊,您在天家只许偷笑,不许恶作剧一样地哈哈大笑啊!因为我还没进化成人工智能,傻小子确实无法控制泪水。

回忆耿老师对我这个不起眼的、一身毛病的弟兄的诸多帮助和提醒,想起马太福音25:40 主的话语“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保罗也这样勉励弟兄们:“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我也亲眼见过耿老师为吸毒的青少年(由于父亲多年醉酒后对母亲家暴而沉溺)按手祷告;耿老师那柔软的心肠,如基督的心肠,如牧者的心肠;怜贫惜弱也是基督当年在地上所行过的,耿老师在效法基督,悲悯着被困苦和罪错缠绕的同胞……主必纪念您流着泪播过的种子!《马太福音》记载: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9:10-13】,在完美圣洁的上帝眼中,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义人”。事实上,在上帝面前我们统统都是罪人,每一个人都先需要主作他的医生。网友“另外世界”提到,要做基督徒,先得以病人的资格进来(谦卑己心),然后才能以护士的资格去帮助人(作光作盐)。

大卫王曾用优美的诗篇深情赞美上帝的垂顾:“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诗篇八篇三至六节)”。大文豪雨果也在《悲惨世界》里面描写道:“到处一片光明使人感到一种无可形容的慰藉。生命,树叶,暑热和香气都在涌溢;从宇宙万象中我们体会到那种巨大的源泉,在这充满了爱的微风中,在这往复的反响和反射中,在这肆意挥霍的阳光中,在这无限倾泻的金色流体中,使我们感到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瑰丽似火的帷幕后面,我们瞥见了主宰亿万星辰的上帝。”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忽然觉得耿老师就像是现今时代中华民族的使徒保罗:主动的担当、旺盛的精力、坚定的信心、活波的盼望、无私的大爱、渊博的学识、奔波的一生、全然的摆上,带着常常的喜乐,捎给处处的平安……就连中等的个头,诸多特点何其相似乃尔!横跨两千年历史长河,他们身上还有这么多共同点,是因为他们身上都内住同一个圣灵,都结出了圣灵的果子。圣灵在两千年前做更新、带领与拯救的工作,今天仍然在做。两千年前,主把保罗从亚洲差到欧洲,带给欧洲满满的祝福,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今天的欧洲文明,全在当年上帝的使徒保罗所乘的船上。”感谢主在两千年后,把耿老师这一代福音与爱的使者们赐给了中国!“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圣灵的风先从亚洲吹向西方,现在又吹回东方,正在复兴东方,圣灵以其不息的脚步在引领人类文明的进程:福音在西方似乎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甚至带给人们“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基督信仰却正在东方冉冉升起,又带给我们“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惊喜。耿老师在演讲中,常常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名句,就像一些学人认为的那样,儒家的关切与基督的关切还是有着共同取向的,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相通相近就更多了。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的水固然很多,但最终却都是相通的(南山一樵)。相信学过水循环的同行们都能理解这句话。不过,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救赎的路只有信主耶稣一条:“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 4:12)

信主是我们这些被造物通向永生天国乐园的唯一有确据的方舟船票,在有限的人生中,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拿到这平安的船票了吗?这是秦皇汉武、凯撒法老都梦寐以求的永生之路,很可惜他们没找到(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真正谦虚下来)。自亚当犯罪(悖逆上帝,被逐出伊甸)以来,原罪在身的人类就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来源,寻找回家之路,寻找造物主;一如屈原在《天问》开篇发出的千古之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又在《离骚》中发出倔强的追寻:“吾将上下而求索”,很可惜也没找到。只有主耶稣搭起了罪人和圣洁的上帝之间的桥梁,用自己的身体和宝血为信靠的罪人买了单(信徒才得以因信称义),为我们偿付了昂贵的工价,我们今日知道有确切的永生之道,幸哉!倒空你自己,请圣灵内住,你才能承接上帝的赐福。参透并抓住机会的人有福了!主耶稣咏叹道:“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5:3-9)

只有信了主耶稣,我们的灵魂才能去天国、得永生,也才能见到我们所深深缅怀的耿老师!耿老师在地上奔忙一生,他在天家一定盼着今后更多亲朋来天家团聚、叙旧、拥抱!这也是耿老师最大的心愿(之一)。耿老师一定不忍心他所认识的任何一位朋友被扔在火湖里(启20:14;启19:20)受那可怕的永刑!“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彼后3:9】

感谢主前前后后赐给我们这个民族一代代的好仆人,让真理的光照进这个古老的民族,世界历史上唯一壹个延续民族和文化血脉至今的文明古国,感谢主的保守与看顾!
January 9, 2018
January 9, 2018
2018 年的第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得知我们敬重的耿教授回天家了。 令我难以置信, 欲与其他姊妹求证,却已近深夜。 明明前一天才刚刚道过“新年好”的啊!
耿教授啊,在我们眼中您总是那么精神,那么年轻。
27年前在您客厅查经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 记得第一次参加团契时, 您问大家什么是爱, 大家各有不同的解读, 我以当时最为堂皇的说法答道 “爱是给予,不是索取”。待大家各抒己见后,您让大家翻开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四到八节:“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5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8愛是永不止息。”并认真地为我们讲解。从此这段经文就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中。
您,就是这样,用一种大家能听懂并接受的方式, 引导这些曾经的无神论者却又饥渴慕义的迷途学者去领悟神的大爱和旨意。没有刻板空洞的说教,因为您懂得这些慕道友。我也不曾忘记那些时日,您为我们打开家门,每到周五师母一个个接我们到家里团契,还有丰盛的茶点。那时你们的孩子还在上中学,那是一种怎样的承诺啊。我还记得您那时很喜欢诗歌《野地的花》。我钦佩恩主赋予您的口才和文才。这些天再次细听您二零一二年八月五号题为《起来》的讲道,明白了您是通过用 心 去体会,读懂他人心中所想,从而帮助他们站起来。这就是爱。您告诉我们真正的跌倒是信心的消沉,最终的跌倒是死亡,而最终的起来是复活。 从爱中站起来,在盼望中前行。感恩在慕道时遇到了您。
如今您已安息主怀中; 愿主继续安慰和保守耿师母和全家。
附:
野地的花,穿著美麗的衣裳,
天空的鳥兒,從來不為生活忙。
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
祂更愛世上人,為他們預備永生的路。
一切需要,天父已經都知道,
若心中煩惱,讓祂為你除掉。
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
祂是全能的主,信靠祂的人真是有福。
璧华
Page 1 of 5

Leave a Tribute

Light a Candle
Lay a Flower
Leave a Note
 
Recent Tributes
September 5, 2023
September 5, 2023
在西农三年没有为您过过一次生日,因为农历的生日总是在不同的日期,每次想起都已经错过了。
您已经离开我们五年多了,我时不时还在赞叹您处事的智慧和跟师母的温情。
大家都过得挺好,希望您也能开心。
September 4, 2023
September 4, 2023
耿老师,怀念您!与您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7年10月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在那次聚会,见到了耿师母。2019年8月我去UCD做博后,生活万难之时,非常奇妙的是,我去BOA办工资卡,看到左手边不远距离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太太也在办理业务,感觉很熟悉的背影,带着一份期待,我走过去轻声问您是不是耿师母,由此相认。之后,来到教会见到兄弟姊妹,得到大家诸多关照和帮助,生活慢慢稳定下来。之后pandemic持续三年,慢慢感觉压力很大,最后没能够耐得住,在弟兄姊妹的帮助下顺利回国。这一段路程,明白了自己信心薄弱,也感受到神的大能与恩典。感谢主!磨炼能够增长身量,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September 4, 2023
September 4, 2023
耿老师,大家都挺好的,石博的研究跟水热碳化有一些结合,听起来蛮有意思的,最近跟杨总见了几次面,杨帆他们一家也去了美国,杨总也在做海藻的研究,我们还在一起聊防治沙尘暴,大家都对研究充满着激情和兴趣,会继续努力的!
Recent stories

Fruit of you labor

January 1, 2020
接著,我聽見有聲音從天上傳來,說:「你當寫下:從今以後,在主裡死去的人是蒙福的!」聖靈說:「是的!他們將脫離自己的勞苦進入安息,因為他們的作為將伴隨著他們。」启示录十四13
And I heard a voice from Heaven, saying unto me, “Write:’Blessed are the dead who die in the Lord from henceforth.’” “Yea,” saith the Spirit, “that they may rest from their labors, and their works do follow them.”     Revelation 14:13

耿教授当年非常关爱学者团契年轻的弟兄姊妹们,经常鼓励我们参与服事。今天看到身边弟兄姊妹们在主里的成长和爱心,就看dao他在地上工作的果效。他在主里丰盛的生命影响了我们很多人。如今他在荣耀里与主同在,感谢赞美主!
DCCC 学者团契-徐国平

Eulogy at Memorial Service (Given by Elvin and Joy Geng)

January 18, 2018

Thank you for being here to remember and celebrate our  father’s life.  In his 75 years, he nurtured, inspired, and taught many people. As we reflect on his  life, many lessons have come into focus that we will remember.  Although his journey on this earth has come to an end, his love and values will live on in our own lives.

My father’s journey took him far. Along the way, even well after the age when most people retire, he brimmed with new and exciting ideas.  When we gathered at home for holidays, cooking a meal or bao jiaozi, he talked about endless new projects, from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to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to food safety.  We never heard him say that any idea was too big, or too complex or too difficult.  My father seemed to understand that big ideas, even if not always immediately practical, inspire, motivate, and excite us. Often where others saw constraints, he saw possibilities. This is an idea that he repeated to me often when he would come home from China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and I learned from him that it is courageous to dream big.  

In my father’s view, the journey was about finding new routes rather than following a roadmap. But finding your own way entails a willingness to be lost, at least for a moment. His life reminded me of our childhood car trips, we would be driving somewhere when my dad would turn left when the map said to turn right.  We would say, “Where are you going? We are going to get lost!”, but my father always wanted to have a look around.  In my father’s interview for the UC Davis Plant Science oral histories, he encouraged us to not fear taking the wrong direction, because that is how we learn where we are, where we want to go, and how to get there.

He taught us to never fear the apparent difficulty of a path. My brother remembers one of the first nights he stayed up past midnight working on an essay in junior high. He accidently turned off the computer when he was playing with the power cord and before he knew it, the essay was gone. He was frustrated, but quickly resigned himself to the obvious: he would head to bed and turn in his homework late. But my dad said, “no – go back and rewrite it”.  My brother was sure he would be too exhausted to finish it, but when he sat down to write it again he found that it wasn’t as difficult as he feared.

My dad’s journey was also defined by his desire to share his excitement.  When my brother was in the first grade, my dad went to his school to tell kids about his work. My brother was worried because our dad was a professor and not a firefighter.  When our dad showed up at school, he brought a computer, which in those days was a special thing.  The kids gathered around.  “So”, he said, “who is smarter: you or this computer?”  The children happily cried out, “We are!”  My dad raised his eyebrows and asked, “Really? But can you do 100 math problems in one second?” Everyone fell silent.  “No”, the children quietly admitted.  “So, maybe the computer is smarter than you!”  But, after a moment of silence, our dad proclaimed, “But the computer can’t do anything except for what you tell it to do - so you are actually smarter!”.  Everyone cheered.

Although there are visible academic milestones on my dad’s journey, he frequently acted, almost reflexively, to help those he came across on his path. This week we have heard many such stories that he never mentioned, some of of which changed people’s lives, some of which brought smaller moments of joy. These are acts that have brought many people here today. As a child I saw what seemed like an endless parade of guests at our dinner table, especially on holidays. Many times he had invited them on the spur of the moment after learning they had no holiday plans. He and my mom welcomed them as part of our family. In more intimate settings, he was often plain silly. Once years ago, my daughter was upset and my dad was wearing a funny pair of slippers: there was half of a dog on each foot. He started fooling around, purposely mismatching them, until she laughed. When my father passed last week, this was the first memory that came to my daughter’s mind; she remembered that he could always make her laugh, until she was no longer sad. He could always make me laugh as a kid too. My dad’s ability to make someone feel welcome, or cared for, has taught me the value of responding to others’ needs as we walk along our busy life paths.

Like many of you, we had a hard time believing that our father passed last week.  He was very healthy for a 75 year old man. He left us, it seems, mid stride. Did he reach that final mountain top on his journey?  Reflecting on what he has done, and the many remembrances that people have offered, it is clear that our father’s goal was never the mountaintop; it was the way he traveled and the people he touched.

I will miss being a part of his journey, getting to be a daughter that is loved by her Baba.

We are so grateful that he was at home with our mom, who walked 50 years with him, on the day he returned to Christ.

Eulogy at Memorial Service (Given by Elvin and Joy Geng)

January 18, 2018

謝謝--你們來--紀念我父親的生平。在他75年的生命中--帶領,培育,啟發, 很多的人。 當我 們回想 他的生平 我從他的為人 學到很多的功課。我們希望這些功課也會  在我的生命中成為實際。

我父親一生走的路程很廣很遠。即使 到了退休年齡, 總是有很多新的,有趣的,理念。 當我們起過節,包餃子時候,他興奮地告訴我們他最新的想法。 比如說  學院整合環境和能源,農業持續性和食物安全, 等等。  我從來 沒有 聽到他說任何事會是太困難--或太複雜。 他的理念 總是 帶給聽得人  動力和激情。  別人認為侷限--他認為可能。 我學到-- 夢想是旅程的來源。

對我父親來說旅程是嘗試 新的路而不是 總是 跟者地圖。  但是嘗試新路--得願意接受暫時米路。  我們小時候出門旅行,地圖說東--他走西。 我媽媽會緊張,我們說 “你幹嘛?我們這羊會走丟! 在我父親退休的時候,植物科學系訪問他,他說有時候--通過錯誤--可以帶你到新的境界,讓你更了解--自己要走的方向。我學到不要害怕不熟悉的路。

上路以後,他教我們不放棄.  在我初中時候,有一天我在電腦上熬夜 趕 的二天要交的作業。剛剛完成的時候,我不小心踢到電腦的插頭,作業馬上不見。  我想-- 完了,沒有辦法了-- 睡覺吧。  我父親說,不行, 坐下,從頭寫,我陪你。 我怕會很累,但是我學到,面對挑戰時, 挑戰本身不是真正問題,而是自己的猶豫。 我失去了兩個小時的睡眠,從爸爸得到一輩子的原則。

我的父親不是始終很嚴肅的人,他也是很好玩和幽默的人。 在我小學一年及的事,所有父親-- 輪流 -- 來課堂,講一講他們職業給孩子們聽。他來那天我有一點擔心。因為他只是教授,而不是 --- 小孩子-- 崇拜的 -- 救火員。 他帶了一個電腦來,當時電腦很稀奇。 小孩子圍著時,他問 “誰更聰明 - 電腦還是你們?孩子大聲說,當然是我們! 他說 “你們確定嗎?“ 電腦可以一秒鐘算100個算術,你們能嗎?孩子沒話說, 懷疑自己比不上這個機器 - 很憂慮 他等了一會, 就笑容的說,但是電腦只能做你告訴他的事, 所以還是你們比電腦聰明。   孩子都歡呼. 結果所有來的爸爸,他是最搜歡迎的。

雖然他大部分的歷程碑和學術有關,他也給人快樂和安慰。  這週來,我們看到許多跟他有關的故事。 有的是改變了人的生活, 有時候 帶給人快樂。他過世時候,他現在7歲的外孫女Clara 說他最記得他 -- 三歲時候  --- 有一次·他正哭的,爺爺穿的一雙好玩狗狗的拖鞋,用孩子氣動作逗她,結果他就笑了。從此以後他就追會跟爺爺玩。

上星期 -- 我父親 -- 突然離開 -- 我們。  到現在還難以相信。 他達到了他生活中的目標嗎?但從所有紀念 -- 懷念-- 他的信 -- 看來。我就明白他的目標不是峰頂,而是他--如何 --走他的旅程,如何對待-- 同程的--伙伴。對我來說 - 在他回天家那天,其實他 早就已經 達到  他的目標.  我希望我也能這麼走這樣的路.


Invite others to Shu's website:

Invite by email

Post to your timeline